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植物)

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植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植物)

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 Loureiro)为大戟科乌桕属的乔木或灌木。高3-12米,罕有达20米者,各部均无毛;小枝灰褐色,有皮孔;叶互生,嫩时呈淡红色,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生干花序轴下部,雄花生干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蒴果黑色,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种子近球形;花期4-6月 。在《本草纲目》上有记载,云:“乌柏,乌喜食其子,因以名之。”或云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白,故得此名。

山乌桕原产于长江流域以南 ,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等地,在印度、缅甸、老挝也有分布 。性喜水肥,在土质疏松、腐殖质较多的山谷、山脚缓坡处生长最为繁茂 。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繁殖 。

山乌桕的根皮、树皮、叶可入药,有泻下逐水、散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通等症状,外用可用于治疗跌打肿痛、毒蛇咬伤、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其种子油还可制成肥皂,是生物能源植物。因山乌桕的秋叶红色,所以可作园林观赏树种,其木材亦可制火柴杆和茶箱 。同时,山乌桕也是营造水源林的好树种 。另外,山乌柏的花富含糖分,招引蜂蝶,种子为鸟类所喜食,对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建造鸟语花香的优美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植物)”的信息,请点击:山乌桕(大戟科乌桕属植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