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汉(清朝大臣)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黄宗汉(1803年-1864年), 字寿臣(一说字季云,号寿臣)。晋江城内登贤铺(今鲤城区镇抚巷)人。 晚清官员、封疆大吏。
黄宗汉7岁时丧父,父亲死后,黄宗汉由其嫡长兄黄宗澄教养成长。黄宗汉自幼聪明又顽皮,黄宗澄对他管教特严,11岁遍读群经,能写文章, 道光十五年(1835年),黄宗汉中进士,由此跻身仕途,一路晋升。咸丰二年(1852年),黄宗汉已官至浙江巡抚一职。咸丰四年(1854年),文宗特诏褒励,赐黄宗汉御书“忠勤正直”匾额,勉励他“慎终如始,以成一代之名”。随后,黄宗汉即被擢升为四川总督,任上他平冤狱、筹兵饷、镇苗逆、治盗患,为大清王朝可谓鞠躬尽瘁。
咸丰六年(1856年),被调京补内阁学士,兼署刑部侍郎、顺天府尹。咸丰八年冬末(1858年1月),朝廷革除叶名琛职务,命黄宗汉为钦差大臣补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主持两广军政事务。黄宗汉力主抗击英法联军,他沿途广招义勇,经过家乡时,募集神枪手,挑选精壮,教练步伍,集中一、二千名以备调用。到广东后,驻扎在惠州。咸丰十年(1860年),授吏部侍郎。在京期间,宗汉与载垣、端华、肃顺等主战派过往甚密。经常相聚商议救亡大计。 后于同治三年(1864年)正月,病逝于上海,享年62岁。
想要了解更多“黄宗汉(清朝大臣)”的信息,请点击:黄宗汉(清朝大臣)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