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黑锦蛇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是游蛇科、锦蛇属爬行动物,又名松花蛇、黑乌松、黑松、乌虫、黑蛇、黑颈锦蛇、黑脖子蛇等。体型粗大长圆。头背青黑色,自眼后至口角具黑色纹,上下唇鳞及头颈腹面锦黄色;体背前段棕黄色,向后逐渐变棕褐,鳞片闪光,自颈部以后具灰黄至土黄色横斑,后段至尾背横斑明显,横斑斜向排列,在两侧作不规则分叉,以至前后斑相连;腹鳞及尾下鳞锦黄色,无斑纹。上颌齿13~14枚;半阴茎不分叉,外翻呈柱状,远端为扁褶型萼区,中部刺区,近基部有两枚较大的刺,基部裸区。
棕黑锦蛇分布于中国东北部、朝鲜、韩国以及俄罗斯。栖息于乡间旧屋顶、田园、山地、林边、平原、草丛、塘边、桥下等处。食鼠类为主,亦食鸟类和鸟卵。卵生,在中国东北于7~8月份产卵,每次产卵6~21枚。孵化期45~62天,于9月间孵出。性驯良,不主动袭击人,但捕捉时也有张口扑咬的动作,繁殖期的雌蛇特别凶。
棕黑锦蛇系中国东北大型蛇种,人工养殖具有经济用途。以鼠类为食,对灭鼠害有利,应列为保护动物,禁止滥捕滥杀。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低危(LC)物种。
想要了解更多“棕黑锦蛇”的信息,请点击:棕黑锦蛇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