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狼山鸡(雉科原鸡属动物)

狼山鸡(雉科原鸡属动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狼山鸡(雉科原鸡属动物)

狼山鸡俗称蛇头大眼,体型较大,头昂尾翘,背部平凹,呈U形;头部短圆;单冠,冠、髯和耳叶红色,喙、胫黑色;皮肤白色,极少数凤头或毛脚;羽毛以黑色闪耀翠绿光泽为主,少数白色,偶有黄色;雏鸡绒毛黑色,头部间有白斑;腹、翼尖部及下腭等处绒毛淡黄色;成年公鸡体重略大于母鸡。 因其集散地为长江北岸的南通港,港口附近有一游览胜地,称为狼山,从而得名。

狼山鸡原产于中国江苏如东地区, 以马塘、岔河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丰利及双甸,通州区的石港等地也有分布。 遗传性能稳定、性情活泼、觅食能力强、繁殖力、抗病力及适应性强。 狼山鸡性成熟为7.5月龄,母鸡有一定就巢性,就巢鸡占鸡群的 16.57%。 一只公鸡配15-20只母鸡,种蛋受精率保持在90%左右,最高可达96%。 成熟期迟,在放牧半喂养的条件下,约需8月龄开产;年产卵量120~170个,卵重55~65克,卵壳褐色。

狼山鸡为世界禽谱中久负盛名的鸡种。其体态雄壮、皮薄肉细、汁鲜味浓、蛋多且大,早在100多年前就冠为世界八大标准优良鸡种之首。 狼山鸡肉质细嫩,无论清炖、白煨、红焖、干炒或白切,都别有风味,中国南通人喜煨、炖,作为滋补食品。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随着外国良种肉鸡、蛋鸡的大量引进和推广,大量引进国外配套禽种,在一味追求肉鸡生长速度及蛋鸡产蛋量的思想下,忽视了开发利用中国优质鸡的遗传性能,致使产地饲养狼山鸡数量大减。 由于没有重视优质鸡的遗传性能,狼山鸡现已出现退化甚至濒危灭绝的趋向。

想要了解更多“狼山鸡(雉科原鸡属动物)”的信息,请点击:狼山鸡(雉科原鸡属动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