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野牦牛(偶蹄目牛科动物)

野牦牛(偶蹄目牛科动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野牦牛(偶蹄目牛科动物)

野牦牛是偶蹄目牛科牛属哺乳动物,又称亚归、髦牛。头形稍狭长,脸面平直,鼻唇面小,耳相对小,颈下无垂肉,四肢粗壮,蹄大而宽圆, 肩部中央有凸起的隆肉;头脸、上体和四肢下部的被毛短而致密,体侧下部、肩部、胸腹部及腿部均被长毛;尾部长毛形成簇状,下垂到踵部;头上的角为圆锥形,表面光滑; 上颚无牙,下颚的牙也不大。 雄性个体明显大于雌性。 寿命约为25—30年。

野牦牛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 北部延伸至新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 喜群居。栖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带,人迹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间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各种环境中。 以高山谷地中低矮而稀疏的禾本科、豆科和莎草科草类为食。 发情期为9—11月,雌性怀孕期为8—9个月,次年6—7月产仔,每胎产1仔。

野牦牛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严禁猎杀,在中国青藏高原有2万—3万头,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总数不足8000头。 作为易危保护动物,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 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列为易危(VU)物种。

想要了解更多“野牦牛(偶蹄目牛科动物)”的信息,请点击:野牦牛(偶蹄目牛科动物)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