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舌(海产壳类)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西施舌是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软体动物,又称车蛤,土匙,沙蛤,海蚌。 大型种。壳近三角形,背缘较直,腹缘平滑,壳质薄而坚韧;壳顶凸出,呈淡紫色,位于背缘略偏前方;小月面心形,楯面狭长,披针状,周缘有一略突出的脊;足部肌肉发达,呈舌状,闭壳肌痕不明显,无外韧带;铰合部宽,内韧带大,侧齿发达,片状。壳表呈黄褐色,光滑具光泽,生长纹细密,壳内面呈淡紫色。
西施舌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区,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多生活在潮间带沙泥质海底, 营埋栖生活,成体埋栖深度达7—10厘米,索饵和呼吸时升至表层,退潮时潜居沙中。 杂食性,幼体摄食有球等边金藻、异胶藻等;稚贝主要摄食绿藻或硅藻,也摄食盐藻、扁藻等;幼贝和成贝主要摄食浮游硅藻,也摄食原生动物中的拟铃虫、纲蚊虫,蔓足类中的六肢幼虫,以及小型甲壳类和有机碎屑等。 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夏之间(福建)。排卵量较大,壳长9厘米的个体一次可排放400—500万粒卵。
西施舌鲜肉中含粗蛋白,粗脂肪,灰分。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以及牛磺酸。具有滋阴润燥、利水消肿、化痰软坚、补阴血、益精髓、清肝热的功效。 贝壳壳顶呈紫色,十分美丽,具有观赏价值。
想要了解更多“西施舌(海产壳类)”的信息,请点击:西施舌(海产壳类)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