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竹竿舞

竹竿舞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跳竹竿”,是人在两竹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的一种游戏娱乐活动。 每年在哈尼族的十月年、“耶苦扎”、祭寨神等传统节目或重大祭典的时候,哈尼人民会跳起竹竿舞,祈求消灾避邪、五谷丰收。

竹竿舞一般是在地坪上平行摆开碗口粗的竹竿做垫架,垫架上横放若干根手腕粗细的长竹竿,持竿者坐或蹲在垫架两旁,双手各执一根竹竿端,来回滑动,使竹竿有节奏地合击与分开,在分合的瞬间跳竿者要在竹竿之间敏捷地进退跳跃,有时还会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竹竿舞具有较好的强身健体和娱乐身心的功能。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年轻人跳过竹竿舞,人就长高一节。

2005年,黎族的竹竿舞被确定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竹竿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想要了解更多“竹竿舞”的信息,请点击:竹竿舞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