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腹鱼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裂腹鱼是鲤形目鲤科鱼类, 又名弓鱼、细甲鱼等。 体延长,略侧扁,腹部圆;口下位、亚下位或端位,口裂呈马蹄形、弧形或横裂; 下颌前缘有锐利角质,须两对;咽齿三行;体被细鳞;肛门和臀鳍基部各有一行大鳞,在两侧大鳞中间腹面形成一条裂缝,故名。
裂腹鱼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在中国见于云南、贵州、四川。 适应于高原地区水体的生活环境,一般栖息于江河的上游,很少栖息于海拔较低的中、下游,个别在中游有分布的种类,也多局限在支流的上游生活。食物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及着生藻类为主,极少数种类主食鱼类。性成熟较迟,一般要3—4龄性成熟,繁殖力低,一般4—6龄的雌鱼绝对怀卵量仅3000粒左右。每年4月或5月在河流冰层溶解后开始繁殖,产卵场一般位于流水砾石底质的河滩处。
裂腹鱼为亚洲高原特产中小型鱼类, 是原始的鲃亚科鱼类,随着中国青藏高原的隆起、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步演变而来。 其中,大理裂腹鱼、细鳞裂腹鱼、重口裂腹鱼、拉萨裂腹鱼、塔里木裂腹鱼的野外种群和巨须裂腹鱼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想要了解更多“裂腹鱼”的信息,请点击:裂腹鱼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