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脆蛇蜥

脆蛇蜥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脆蛇蜥

脆蛇蜥是蛇蜥科蛇蜥属爬行动物。脆蛇蜥体肥壮,全身有复瓦状的鳞片,形状象小蛇,没有四肢,但有肢带的残迹;体侧各有纵走沟1条;吻短钝;眼小,长形;耳孔小,同鼻孔差不多大;头部背面有大形的鳞片;腹部鳞片光滑;尾部腹面的鳞有棱;尾比体约长2倍。 因尾易断而得名。

脆蛇蜥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南、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和台湾)和越南的300-800米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脆蛇蜥营地下洞穴生活,行动像蛇; 以蜗牛、蛞蝓、蚯蚓和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为食料;每次产卵8-12个(一说产7-9个 ),卵壳软,雌体盘匍在卵上;无毒。

脆蛇蜥常被捕捉, 于2000年8月1日,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0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 2015年5月20日,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濒危(EN), 2021年2月1日被列为二级国家保护动物。

想要了解更多“脆蛇蜥”的信息,请点击:脆蛇蜥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