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余靖(北宋官员)

余靖(北宋官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余靖(北宋官员)

余靖(1000年-1064年),本名希古,字安道, 号武溪,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曲江区)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外交家、思想家。

余靖于天圣二年(1024年)中进士。初为赣县尉。试书判拔萃改将作监丞,知新建县。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1036年)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1052年),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1061年),余靖被授为尚书左丞,知广州。三年后,余靖晋升为工部尚书,在赴京途中,余靖不幸病逝于江宁(今南京),享年65岁。

余靖一生为国家竭智尽忠,建策匡时,抚民治吏,三使契丹,两平蛮寇,光辉业绩彪炳青史,动人风采流芳百世。他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洙被尊为北宋“四贤”,与欧阳修、王素、蔡襄被称为“四谏”,是继唐代张九龄之后岭南地区又一位历史文化名人,被后人称为“异代九龄”。与余靖同朝为官的蔡襄赞其“好竭谋猷居帝右,直须风采动朝端”。 其还喜读书,虽在兵间,手不释卷。书法劲健,诗歌简练有法。为文初尚华侈,后受欧阳修影响而弃华取实,文字间多见功业气概,怗职丽正,落落不常。 著有《谏草》五卷、《三史刊误》四十五卷等。

想要了解更多“余靖(北宋官员)”的信息,请点击:余靖(北宋官员)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