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九龙虫

九龙虫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九龙虫

九龙虫属于鞘翅目拟步甲科,又名洋虫、米虫。 包括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发育阶段。成虫呈长椭圆形,体棕黑色,有光泽,上唇、触角、足及腹面红棕色;头部密生刻点;触角棍棒状;鞘翅长,外缘和后缘下垂内折;足侧扁,腹面着生黄色绒毛;胸、腹部腹板具小刻点和白色短毛。 成虫寿命可长达4个月。

九龙虫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江苏、浙江等地。 成虫和幼虫食性较杂,花生、红枣等多种食物、多种中药材、瓜果蔬菜乃至松木、纸屑都能取食。因饲料种类不同,其生长速度、繁殖系数有较大差异。成虫和高龄幼虫有取食卵和小幼虫的习性,且取食量较大。成虫和幼虫喜温暖、避光条件,在强光下表现负趋光性,在弱光和黑暗下均可生长;喜群居,在种群较密集的情况下,生长和繁殖均较旺盛,种群少的情况下则活力差。 卵呈淡黄色,圆形;幼虫呈长筒形,黄褐色; 蛹呈淡褐色。在南方自然条件下1年发生4代以上。

九龙虫明末始传入中国,康熙初年始有此物, 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以干燥成虫整体入药,性甘,味温,有活血祛淤、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反胃、噎膈等症。醚提物可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并有细胞免疫增强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九龙虫将会在现代医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九龙虫”的信息,请点击:九龙虫百科